返回

邓小平:纪念邓小平同志诞辰100周年

首页
关灯
护眼
字体:
第十一集01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
议室不用,把我叫到这里来,使我想起了当年在上海搞地下工作的情景。”

    邓小平:“会议室再大,老是有电话干扰;这里虽然是露天水边,倒是能安静地谈点大事。”

    陈云:“不用说,一定是和我谈《政府工作报告》。对吧?”

    邓小平:“对!我出访回到北京以后,当天就看了《政府工作报告》的草稿,感到问题较多,想听听你的意见,一并带到会上去。”

    陈云:“我的主要意见有两条:一、在党的政治路线和思想路线没有正本清源之前,党的经济政策就不可能是正确的,人民也不会为之奋斗;二、我读了《政府工作报告》的草稿以后,感到味道不太对,有点假大空。”

    邓小平:“我也有同感!”他拿起文件,“比方这一段吧,它说到二十世纪末,‘人民的物质和文化生活水平将大大提高,三大差别将显著缩小。’我看就有点吹牛。”

    陈云:“苏联搞了半个多世纪怎么样?我们也搞了近三十年,被林彪、‘四人帮’搞成这样一个乱摊子!另外,在不谈我们如此薄弱的经济基础之前,就说要搞多少个大庆,国家和人民就一定会再吃一次一九五八年大跃进的苦。”

    邓小平:“这就叫不按经济规律办事的人,是一定要遭到经济规律惩罚的。”

    陈云:“世人皆知: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有三大支柱产业:即钢、建筑材料和汽车制造。我们远远落后于欧洲诸国,可又不老老实实地向人家学习。”

    邓小平:“这也是一个学风问题!”

    陈云:“是啊!这些年来,‘四人帮’在批判资本主义的时候,拒绝学习人家先进的科学技术。结果,像我们这些领导人都不知道当今的世界是个什么样子了!”

    邓小平:“看来,我们对于欧洲共同市场.对于日本、美国,要专门成立一个班子,不干别的事,集中力量,专门研究,向中央提出建议。”

    陈云:“我赞成!同时,全党还必须从国情出发,下大气力让六亿农民不饿肚子。”

    邓小平微微地点了点头。

    在郁教授、牟记者的画外音中叠印出历史资料片。

    郁教授:“一九七八年二月二十四日至三月八日,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五届全国委员会第一次会议在北京召开。邓小平被推选为大会主席团常务主席。三月八日,当选为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五届全国委员会主席,并发表热情洋溢的讲话,宣布大会胜利闭幕。”

    牟记者:“一九七八年二月二十六日至三月五日,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在北京召开。政府工作报告不顾国力实情,提出一百二十个不可能实现的高指标大计划。大会选举叶剑英为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委员长,决定邓小平、陈云、李先念等同志为国务院副总理。就在国务院第一次全体会议上,邓小平针对国情民意发表了重要讲话,阐述了什么叫社会主义……”

    国务院会议室

    邓小平激越慷慨地说道:“什么叫社会主义呀?社会主义总是要表现它的优越性嘛!它比资本主义好在哪里?每个人平均六百十几斤粮食,好多人饭都不够吃,二十八年只搞了二千三百万吨钢,能叫社会主义优越性吗?干社会主义,要有具体体现,生产要真正发展起来,相应的全国人民的生活水平能够逐步提高,这才能表现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!”

    与会者热烈鼓掌。

    邓小平家办公室

    邓小平:“万里同志!你去安徽当省委书记快十个月了,对农村存在的问题有个了解吧?”

    万里:“有!第一个问题:农民种什么我们要管,收人分配我们也管,而且从上管到下,管得那么具体,我们懂吗?我们了解情况吗?我们能管得好吗?”

    邓小平:“这就是瞎指挥的根源!”

    万里:“第二,我在基层和农村经过三个多月的调查研究,制订了一个《中共安徽省委关于当前农村经济政策几个问题的规定》。”

    邓小平:“这就是不久前在《人民日报》上发表的《一份省委文件的诞生)所说的六条吧?”

    万里:“对!”

    邓小平从桌上拿起一张《人民日报》:‘’我特别赞赏‘尊重生产队的自主权;减轻社队和社员负担;落实按劳分配政策,粮食分配要兼顾国家、集体和个人利益;允许和鼓励社员经营自留地和家庭副业;干部参加集体生产劳动’这六条。”

    万里:“可在两会期间,不少代表指着我的鼻子说:你这是在砍毛主席为我们树立的人民公社这面红旗!”

    邓小平:“不要怕!要大胆地实验。一句话,我们必须找到一条要农民富裕起来的道路。”

    邓小平的会室

    胡乔木:“根据您和陈云同志、先念同志正本清源的指示,我们政策研究室起草了《贯彻执行按劳分配的社会主义原则》一文,您看过了吧?”

    邓小平:“我看过了,写得好。从理论上解决了按劳分配的性质是社会主义的,而不是资本

第十一集01(3/5)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。

   《 加入书签,方便阅读 》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